close
為何99.9%的人都錯估未來?
只有0.1%的人能預知『世界變化的模式』!
品牌再追隨流行就太遲了!!
 
這本書的作者是佐藤航陽,從事人工智慧、虛擬貨幣、機器人、宇宙相關事業等最受注目的企業Metaps的創業家,被富比世雜誌選為是『拯救日本十大企業家』之一,也被美國教育研究學會選為是『突破日本的100人』,他還不滿30歲就創立了活用人工智慧的應用軟體收益化支援平臺『Metaps』,到目前為止累積共籌集了57議員的資金,後來也推出了線上金流服務『SPIKE』,佐藤在創業第四年時也曾遇到瓶頸,本書主要是闡述佐藤越過危機之後是如何改變思考的模式,更準確的去預測未來趨勢!
 
我們通常只會根據眼前發生的事情來思考未來,但是現實中充滿了人類無法預知的龐大要素,而且這些要素會相互複雜的影響,使社會進化,所以,我們是很難掌握一切的!只看到現在狀態的『點』來預測未來,通常都會有錯誤,但相對的,總有少數人可以發揮驚人的預測能力,就像賈伯斯在1980年代,就已經預言智慧型手機的未來,並且決定親自來實現這個預言。因為他並非只去思考現在所看到的這個『點』,而是由漫長的時間軸來掌握社會的進化模式,並將這個趨勢連成『線』,然後做出決策。追尋後來世上的潮流,看起來他就像走在未來的前面一樣!這個觀念也可應用在品牌與產品上,我們幾年前也無法預知LINE的普及與對話式商務的方式,但從現在開始思考和堅持到底的執行,也可以推估出進化的模式。
 
應該怎麼思考呢?本書的第二章節提到,一切都從『原理』開始思考!關於品牌,我們都知道需要創新,但創新到底是藉由什麼樣的原動力產生的呢?凡事都是從『必要性』開始的,發明、生物進化,也都是根植於基礎的必要性,必要性才能引發創新!新創產品應該更有效率的去滿足這個必要性。像是樂天或Amazon等EC服務出現之前,對製造商來說,要跟零售業者溝通以及商品流通的樞紐,是非常困難的!但因應解決困難的必要性而產生的服務模式,透過網路,把各個節點直接連接,製造商就能越過批發甚至是零售業者,直接把產品提供給消費者,不用透過中介就能達到目的,由此就可預測到今後社會變化的原理以及原則。
 
為了要判斷問題解決的方法是否符合時代,就要了解目前的所在地。就想以前只能靠步行移動,後來才發展出腳踏車、高鐵、飛機等等交通工具,就可以更快到達。1.使用、2.了解潛力、3.了解運作模式、4.了解做法,這個是更深切的『知道』的四個階段,要能掌握方向性,不一定需要了解到4.的程度。雖然1.跟2.有很多人知道,但其實沒有差別,重要的是知不知道3.的『原理』。了解品牌、產品為何誕生,為了解決什麼問題,就能再出現新的問題解決選擇時,最快察覺未來的方向性。
 
在思考方法之前,應該要知道的大前提是完美判斷時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,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掌控所有的不確定性。可是『時機』有一定程度的『緩衝區』,要將可能的誤差放在緩衝區內,最適合用來測試、判讀正確的時機的方式,就是週遭人們或是使用者們的反應。我們在推動品牌進展時,時機只是相對的概念,要早點推動或保守進行,是依據潛在的競爭關係來加以確定。盡量不要偏重某項樣本,聆聽各種類型與屬性人們的聲音、觀察他們的反應,才是最好的取樣方式!品牌為了提高價值,生存下去,我們必須要擁有判讀風向變化,同時加以領先的感覺,理解世界的模式,反覆嘗試出對現實最佳的策略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LL@FLASHAIM 的頭像
    KLL@FLASHAIM

    KLL@FLASHAIM

    KLL@FLASHA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